撰稿人:李丹
儿童会怎样回应父母的爱?家长又如何面对孩子犯的错?在“关心身边人”主题的绘本阅读课上,一年级的孩子对此进行了有益的学习和情感的表达。
要关心他人,先从感受最亲近的人——父母家人的爱开始,体会亲情的温暖,课程使用的绘本是《有麻烦了》,这是一个创意十足的故事。
在我读绘本的时候,孩子们专心地倾听故事的发展,我每翻动一页,他们就睁着大大的眼睛,仔细观察……当读后交流“故事中有什么重复出现的地方?”,孩子们纷纷说出“每一页都有那个熨斗(图案)。”孩子们准确捕捉到了作者的创意!
绘本阅读后输出反馈的常用方法是与个体生命和生活进行连结。接下来,我请孩子们进行课堂创作——爸爸妈妈是怎么关心你、表达对你的爱的?请画一画,并试着用上绘本中那个熨斗印迹。孩子们投入地创作之后,产出了令人感动的作品——
有的孩子画了一条鱼,那是爸爸带他去钓鱼的温馨回忆!细看这条小鱼,它包含了熨斗图案。有创意!
有的孩子画了一把黄雨伞——自己把伞弄破了、妈妈把它补好了。很暖心的作品!
有的同学画了自己的生日蛋糕,它饱含了爸爸妈妈的爱!
还有个同学画了吃生日蛋糕的妈妈,经我一问,原来是妈妈生病了,好久不在家了,孩子想妈妈了。
也有一些孩子画的是自己犯错后受到了家长的惩罚或批评,或许这是渴望得到父母谅解的一种表达吧。
……
孩子们的绘画和创意,特别是其中传达出的对父母的情感和依恋,令人感动。这也是孩子们对父母爱的回应,相信家长看到也会感动。要让孩子学会关心他人,首先要学会对关心自己的身边人有恰当的回应。很多孩子通过这堂课的创作表现出了这种能力。
《有麻烦了》也非常适合亲子共读。儿童早期阅读习惯的培养是非常需要家长的参与的。为了创造一个亲子共读的机会,也为了能让家长了解孩子的所学所得,当晚我布置了亲子共读的作业——请家长和孩子一起读《有麻烦了》,并请家长给愿意讲故事的孩子一个展示的机会。一年级的部分家长很积极,当晚就上传了亲子共读的录音或视频。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家长对待孩子的耐心和鼓励,特别是像付睿妈妈这样的家长,在孩子讲故事卡壳的地方能轻轻的提醒和引导,既帮助了孩子、又不打断孩子,真是个好妈妈!
一个小小的熨斗印迹制造了一个麻烦,同时也创造了一个妈妈爱孩子的机会!
我们希望绘本阅读课给孩子们提供更多连结生命、向身边人表达关心和回应的机会!